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

保险业互联互通提速前海渐进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8日 14:01   来源:证券之星   发布者:叶子琪   阅读量:18554   
导读: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周妙妙深圳报道自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以来,内地旅客赴港热情持续升高。然而记者了解到,赴港投保也存在着续保、理赔等操作上的不便。另一方面,内地与港澳之间往来更加便捷,也相应地催生出对创新型跨境保险产品的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保...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自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以来,内地旅客赴港热情持续升高。然而记者了解到,赴港投保也存在着续保、理赔等操作上的不便。另一方面,内地与港澳之间往来更加便捷,也相应地催生出对创新型跨境保险产品的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正在加速推进。数据显示,已有超30万人次港澳居民参加广东社保;大湾区专属重疾险累计承保超11万人次;跨境车险业务累计承保港澳跨境机动车辆5.86万辆次。

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正加快落地前海。

跨境汇款仍是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痛点

全面通关后,大量内地访客赴港投保。

钟丽也算是其中一员,但她的目的是缴纳后续保费而非投保。

5年前钟丽在香港购买了两份保险,此前的保费她均交由经纪人帮忙代缴。2023年通关后,她决定自己缴纳保费,却在内地银行尝试跨境支付上碰了壁。

2016年,中国保监会曾发布了一则风险提示,指出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

与此同时,内地居民赴港投保还存在外汇政策风险。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此外,如以期交保费方式购买长期寿险保单,也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询问多家内地银行深圳支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得知,内地银行无法为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提供支持。

据一名香港保险经纪人介绍,首期保费缴纳主要有三种方式:现金缴纳、刷VISA/Master信用卡、票汇。这三种方式都不能说简单。

目前,开设香港银行账户更非易事。据友邦的一名保险经纪人透露,若需开户,他们会帮客户联系银行的中介帮忙,但需要1000元港元的中介费。

钟丽并非个案。

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9年,内地访客长期业务新造保费均超过400亿港元,且绝大部分内地访客新造业务均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

这意味着大部分人后续仍需要续期保费和理赔服务。

与此同时,在内地从业的港澳人士也需要保障内地就医等方面的保险。

大湾区专属重疾险累计承保超11万人次

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对跨境保险的需求刺激着政策端和供给端不断发力。

而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加快提速。

针对保险业务跨境收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2020年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对符合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和现行外汇管理政策的保险业务,进一步便利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为已购买港澳地区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提供理赔、续保、退保等跨境资金汇兑服务。

《意见》还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等更多创新产品;完善跨境机动车辆保险制度等内容。

2023年4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公布,其中20个案例中有3个案例与保险有关。

具体来看,“湾区社保通”推动粤港澳社保事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珠海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医保衔接新模式入选了典型案例。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湾区社保通”打造网上平台实现服务事项“湾区通办”,超30万人次港澳居民参加广东社保;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实现重疾保障价格、责任和服务水平全面对接港澳,累计承保超11万人次。

“湾区社保通”是广东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主要内容是建立和完善大湾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为粤港澳三地居民提供无差别社保服务。

两年多来,港澳居民在粤参保热情不断提高。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省社保局党委书记夏青在会上介绍,从2020年以来,广东不断完善港澳居民在粤参保政策,优化社会保障跨境服务方式。截至2023年2月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共30.62万人次,其中享受社保待遇3.55万人。

此外,广东银保监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刘云海在2022年度广东保险业新闻通气会上也指出,通过“三地保单一地购买”累计承保港澳跨境机动车辆5.86万辆次。

保险公司也在积极推出跨境保险产品。“我们已经推出了一款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医疗险产品,目前正忙于设计一款新产品。”一名保险公司人员介绍。

据广东银保监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辖内在售跨境医疗险产品8款,累计承保1.02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1039.74亿元;在售大湾区重疾险产品23款,累计承保11.57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393.94亿元。

“6+58”款产品备案 保险服务中心加快落地前海

2023年一季度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近日公布。

其中,辖内保险公司联动港澳保险机构开发跨境保险产品,目前已累计备案6款跨境医疗险产品和58款大湾区专属重疾险产品。10家财产险公司开展跨境车险业务,实现“三地车险一地投保”。

深港保险市场互联互通加速。近年来,深圳不断发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渐近前海。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一方面能为已购买香港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提供代收续期保费、查询及保险理赔等服务,另一方面也能为在内地工作或生活的港澳居民提供保险服务。

2022年1月,《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提出,推动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保险服务中心有关工作,在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前提下,为已购买符合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的港澳保险产品的客户提供便利化保全、理赔等服务,推动深圳与港澳地区建立有关资金互通、市场互联机制,试点在深圳公立医院开通港澳保险直接结算服务并允许报销使用境外药品。

今年2月,《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重磅发布。

“前海金融30条”提出,要完善跨境保险业务。加快在前海合作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支持前海合作区保险机构与香港保险机构合作开发针对合作区居民符合规定的医疗险、养老险、航运险、信用保险等跨境保险产品。

“前海金融30条”还提出,允许境外特别是香港地区金融机构在前海合作区设立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保险控股公司。

此外,去年10月,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其施政报告中表示,会争取短期内在南沙、前海等成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为持有香港保单的大湾区居民提供支持,亦为大湾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踏出重要一步。

保险业互联互通加速的同时,“跨境保险通”也在研究探索之中。

广东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晓勇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金融分会场会议上表示,下一步,将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加快推动保险服务中心设立,研究探索“跨境保险通”,稳步扩大跨境车险“等效先认”实施范围。

~全文结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