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式现代化—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8日 15:3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者:冯亭   阅读量:16433   会员投稿
导读:11月26日,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全球校友会主办,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承办的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隆重开幕。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关键时刻,论坛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邀请众多...

11月26日,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全球校友会主办,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承办的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隆重开幕。

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关键时刻,论坛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邀请众多经济学家和业界代表相聚复旦,从多维度视角出发研讨全球经济与中国发展,共话二十大路线指引,探索如何尽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寻找复杂形势下的经济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国兴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文科资深教授洪银兴;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著名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等特邀嘉宾先后发表主题演讲。杨燕青主持论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开幕式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致辞中代表复旦大学向参与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历史悠久,薪火相传,是中国经济学科研究的中流砥柱,也是学校学科发展的重镇。“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论坛立足新时代经济实践,服务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回应转型发展关键之时的经济发展难题,在推进经济学理论创新上做出重要贡献。他强调,本届论坛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同时也逢复旦经济学科成立百年之际,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与意义。本届论坛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将多维度研讨全球经济与中国发展,共话二十大路线指引,探讨如何尽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寻找严峻形势下的经济解决方案。期待经济学院按照党中央确立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部署,为聚力建设“第一个复旦”贡献力量。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国兴开幕式致辞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国兴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时代背景下,举办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内主流商业银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复旦大学与农业银行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有几十年悠久的合作历史,未来,双方还将继续在党建共建、产教融合、区域经济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共同服务国家战略与上海城市发展,构建政、校、银、企融合发展的共赢生态圈。希望通过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学界业界一道把握当下经济脉搏,共同研究中国经济现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共识,助力中国经济腾飞发展。

洪银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和拓展

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文科资深教授洪银兴做主旨演讲

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文科资深教授洪银兴作为特邀嘉宾参加线上会议,他首先对复旦大学经济学科百年华诞与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的圆满举行表示祝贺,随后进行主旨演讲。洪银兴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道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化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格局,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不会一成不变,尤其到了新发展阶段现代化道路需要守正和创新。洪银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也是现代化与中国国情结合的道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它也拓展了发达国家转向现代化的新路径。

余永定稳增长和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做主旨演讲

余永定指出中国的储蓄率高,支持了较高的投资率,这是在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现象。高速经济增长的经济体都有这种经历。提高消费的途径是提高收入和完善收入分配。自“四万亿之后”,中国投资增速下降过快。在特定情况下,增加投资对于提高全社会收入和消费水平有显著正面作用。

余永定强调要改善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结构,减轻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要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在基建投资中扮演规划、协调、监督的重要作用,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地方政府用好专项债。

刘元春消费率过低的根源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做主旨演讲

刘元春在演讲中基于扩大内需战略讨论了研究消费必须明确的概念,指出中国消费率过低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但消费率过低不等于消费不足,中国的消费不足并没有科学的参照系。中国全面融入世界体系,出口—投资经济模式当中,中国接近两位数的消费增长是适宜的。当前消费不足很难体现为一种趋势性力量的产物,很可能体现为短期外生工具的产物,利用疫情纾困解决短期消费不足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产能过剩并非集中在消费领域,扩消费依然需要从收入分配改革的领域入手。

刘元春指出,要解决消费率过低的问题,依然需要从投资和消费两端发力。消费端发力要求结构主导配以总量辅助,需要重点考虑特殊人群的消费刺激与消费保障。此外,投资的结构也值得进一步思考,尤其是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需要突破传统思路的简单延续,寻找新的路径、新的工具和新的实施方案。

刘守英体制转型、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做主旨演讲

刘守英指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本质是从传统结构和体制向现代结构和体制的转型,现代化的关键是一个体制如何实现权利开放,如何防止落入收缩陷阱以及如何建构现代国家秩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在长期探索中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通过改革实现了社会主义体制的权利开放,通过降低经济收缩提高了经济绩效,以及在体制建构和改革中注重转型的秩序,我们已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必须要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定型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现代国家体制完善,以高质量发展防止经济收缩以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进一步权利开放和现代国家秩序建构。

江小涓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做主旨演讲

江小涓认为在疫情期间发展起来的全球数字化应用在疫情之后不会结束,它变得更有效率,线上线下将来一定是一个并行的全球化过程。数字技术是疫情期间维系和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国际环境有挑战,但是更有机遇,要以更大的努力抓住机遇。

江小涓强调要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支撑国内大循环畅通高效,推动两个循环相互促进,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张军中国该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做主旨演讲

张军在演讲中基于政治学的研究文献讨论了中国现有的治理方式的政治起源,指出在应对不确定性问题上,中国较为灵活应变的政策风格与危机处置方式具有相对的优势,也有成本。在经济发展的模仿阶段,成本相对小,但进入到内生增长的阶段后,治理成本开始快速上升,尤其是这时候市场主体的长期投资和创业创新活动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预测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拥有一个基于规则的治理体系就变得更加重要。这也是所有现代化国家在治理方式上的共同之处,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来源和标志。虽然以规则为基础的现代治理体系在应对重大突发危机时缺失了足够的灵活性,但却能维护稳定的制度环境,符合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

张军指出,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道路看,要实现2035年中国的中长期目标,要基本建成现代化和经济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需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九大和二十大提出的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加快提升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水平。

在当日下午的头脑风暴会议上,多位金融证券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投资人及企业领袖汇聚一堂,围绕“创新驱动和金融支持”、“通胀、汇率和全球化未来”、“‘双碳’目标下战略新机遇”等话题进行讨论。在不同领域的观点碰撞与交锋之间,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创新驱动和金融支持

科学界与投资界碰撞:创新驱动和金融支持

经济学界与科学界的协同与矛盾各如何体现?经济学与科学语境的创新有何异同?金融与科技如何互为支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规划发展部部长、数字经济研究团队执行负责人杨燕青,新犁资本有限公司创始人李绪富,蚂蚁金服原副总裁兼首席数据科学家、复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德同资本董事长邵俊,源星资本董事长兼创始管理合伙人卓福民,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教授、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副主任赵星就创新驱动和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胀、汇率和全球化未来

头脑风暴:通胀、汇率和全球化未来

目前国际的通胀程度及趋势如何?各国货币汇率将怎样发展?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将怎样开展?东方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东吴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官陈李,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上海临港产业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麟,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执行所长赵伟围绕通胀、汇率和全球化未来展开了热烈探讨。

“双碳”目标下战略新机遇

头脑风暴:“双碳”目标下战略新机遇

如何看待“双碳”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双碳”目标下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其中的机遇?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路颖,望华资本创始人、总裁戚克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鲁班软件董事长杨宝明,上海科创集团副总经理兼浦东科创集团总经理、海望资本总裁朱云对“双碳”目标下战略新机遇给出了积极展望。

打造经济学界一流的对话平台 服务国家社会发展

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议题交流论坛和智库平台之一,成为中国经济学界和金融领域的年度盛会,获得了海内外学界、业界与媒体的高度瞩目与期待,留下了许多意义非凡的思想印记。

2015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恢复建院30周年之际,“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应运而生。论坛以“发复旦声音、做一流学术”为目标定位,聚集中国顶尖的经济学家、金融家和实业家,打造经济学界一流的对话平台。六年来,三十余位知名经济学家应邀发表了精彩纷呈的主旨演讲,更有数十位毕业于复旦大学的首席经济学家和业界精英展开精彩对话。经济学家们用充满理性的思考,深刻诠释经济规律,深入洞悉问题内核,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

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首创了以凝聚校友资源进行实践型研学,为国家经济助力的智库平台论坛模式。通过本院校广泛的校友资源,邀请全球顶尖的经济、社会、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学界专家及产业界翘楚,让更多经济学家、金融家和实业家共同参与论坛建设,形成经济学科理论与实战的研究平台。从中国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入手,以全球视角深入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向经济学界发出强有力的复旦声音,助力学院学科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发展。

本届论坛还得到丰实金融集团的赞助,复旦大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陆想汇、云智囊的协办,以及第一财经、腾讯财经、新浪财经、中国财富网等媒体的支持。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规划发展部部长、数字经济研究团队执行负责人杨燕青主持论坛

~全文结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