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报丨探索载人航天商业化发展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
日前,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为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
为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其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都可以实现可重复使用新一代载人飞船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搭载7名航天员,另外它的上行和下行载荷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还考虑研发空间站的扩展舱段,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郝淳还提到,空间站这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主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航天新技术等众多领域
此外,特别是,明年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同时,还将积极探索载人航天商业化发展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维护,不断提升空间站综合效益,推动载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9年,一路追赶,奔跑,超越,速度惊人。从无人飞船到空间站稳定运行,中国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12名航天员进行了17次在轨飞行。通过艰苦奋斗,矢志不渝,航天员在发射“0失误”,回收“10环瞄准”等方面创造了优异成绩,也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贡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郝淳表示,纵观世界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月球一直是载人航天走向深空的一块热土,中国载人航天也将会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进而迈向深空在进行空间站研制建设的同时,也开展了载人月球探测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
。~全文结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