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赋能到突破: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发布创新金融科技产品
2024年11月5日,西南财经大学第七届国际金融科技论坛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亮相。本届论坛以“发挥金融担当,成就绿色之路”为主题,汇聚了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在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坛期间,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李庆教授带领实验室团队成员谢志龙副教授、郑羽副教授,与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联合发布了金融科技创新产品——“IBSWUFE智能化协作平台”。该平台致力于搭建技术人员与业务实践之间的“翻译”桥梁,旨在提升业务人员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思维方式,推动银行内部高效、敏捷的跨部门协作。“IBSWUFE智能化协作平台”通过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助力银行构建自下而上的数字生态系统,不仅提升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平台的推出标志着金融科技在推动银行业务创新与高效协作中的新突破,也展示了西南财经大学在金融科技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前沿成果。
2023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要推动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持续创新和突破。当前,商业银行正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推动业务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商业银行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数字化服务渠道方面持续发力,突破了传统交易媒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了广大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同时,银行也在不断探索数据融合的新模式,通过将金融数据与行业数据、政府数据等多方数据资源深度整合,推动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通过这一系列数字化举措,商业银行不仅提升了业务运行效率,也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助力我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难题
西南财经大学谢志龙副教授指出,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具有网络效应的全方位变革,不仅仅是单个分支机构的变化,而是需要多个分支机构共同协同推进。因此,如果数字化转型实施不当,可能会导致其成为一个巨大的成本中心,而无法有效提升银行的利润和运营效率。目前,许多银行仍采用自上而下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对于资金雄厚、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大型银行而言,这种模式通常能够顺利推动转型。然而,对于中小型银行或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来说,由于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相对匮乏,自上而下的转型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乏足够的支持,导致转型进程滞后或效果不佳。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新策略:自下而上的数字化转型
西南财经大学郑羽副教授指出,在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自上而下转型模式虽然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但往往难以渗透到银行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与一线员工的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环节。例如,银行投资巨资建设的数字化大屏,尽管在展示效果上令人印象深刻,但往往与一线员工的工作需求和实际操作关联较小,这使得一线员工难以切身体会到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成效。因此,郑羽强调,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有自上而下的战略引领,还应注重自下而上的推进方式,从每个业务环节和一线员工的具体需求出发,逐步建立起覆盖整个银行体系的数字生态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数字化转型真正落地,并提升员工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自下而上的数字化转型模式通常涉及到跨部门的紧密协作,尤其是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之间的深度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业务部门负责明确具体的业务需求,技术部门则根据这些需求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开发。两者需要保持不断的沟通,确保开发出的数字化功能能够精准对接业务需求,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为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持续优化和改进奠定基础。然而,由于一线员工普遍缺乏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能力和思维,加之业务和技术部门之间在文化背景和职能上的差异,跨部门沟通常常存在障碍。这种障碍可能导致需求理解偏差,阻碍部门间的有效协作,进而影响数字化转型项目的顺利推进。此外,数据孤岛、时间成本、组织的非敏捷性等问题也可能对转型进程造成影响。因此,郑羽指出,打破部门间的沟通壁垒,培养员工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思维,成为实现自下而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
这一策略提倡为一线员工提供便捷的数字化分析和处理工具,如基于金融行业大模型的自动化编程、信息处理、文档分析与编辑等,从而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高效工作,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解决数字化转型痛点:IBSWUFE智能化协作平台
依托云原生、分布式架构和AI大模型技术,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推出了“IBSWUFE智能化协作平台”,该平台旨在解决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多个痛点,尤其是在跨部门沟通、协作效率和需求理解方面的挑战。平台的核心技术来自AI超级工厂——KubeAI,能够为银行提供强大的AI工程化能力,助力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
在传统的自上而下数字化转型模式中,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常常存在沟通不畅、需求理解偏差等问题,导致跨部门协作效率低下。而IBSWUFE智能化协作平台通过整合实时聊天工具、文件共享、文档协同编辑和代码仓库等功能,极大地减少了沟通延迟,确保了信息流的透明和一致性。平台使得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能够在同一平台上组建项目团队,促进高效的跨部门协作。
特别地,IBSWUFE平台通过引入RagCode(大语言模型驱动的编码助手),有效解决了跨部门的沟通障碍。业务部门可以使用RagCode将业务需求转化为技术语言,确保技术团队精准理解业务需求;同时,技术部门可以利用RagCode将这些需求直接转换为编程代码,并通过平台提供的远程开发环境进行高效开发和运维,实现敏捷开发。项目开发过程中,两个部门可以使用平台中的大语言模型驱动的聊天机器人实时沟通细节,互相学习,进一步促进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反馈环节,IBSWUFE平台为业务部门提供了评估开发结果并提供反馈的功能,技术部门则根据反馈不断完善和优化解决方案。平台还集成了数据可视化工具,帮助两个部门共同展示解决方案,进一步促进跨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尽管市面上可能存在一些单独的协作工具或成熟的开发解决方案,但 “IBSWUFE智能化协作平台”通过将这些工具和服务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中,提供了一站式的数字化协作体验。用户只需一个账户,就可以访问平台上的所有服务和应用,并与团队成员进行无缝协作。平台的优势不仅在于简化操作和提升信息一致性,还在于其无缝交换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保证跨部门协作的顺畅。
此外,IBSWUFE平台支持本地部署,避免了数据经过第三方服务器,有效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平台所具备的共享基础架构,能够无缝集成开源软件和定制开发的应用,满足银行业务不断变化的需求。
IBSWUFE智能化协作平台的推出,不仅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为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减少沟通障碍、推动业务与技术融合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法务与合规部主管Alex Toh指出,人工智能在法律和合规领域的应用为银行提供了丰富的机会,极大地提升了日常工作和活动的效率。通过金融科技的支持,尤其是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开发的平台,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海量客户数据,进行甄别、筛选和匹配。预计这一平台的应用将使我们的工作速度提高至少50%,显著提升生产力,并进一步增强法务与合规流程的精准性和效率。
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是西南财经大学和成都市政府重点打造的,面向国内国际知名高校、金融机构和企业开放合作的金融科技学科平台。实验室于2019年5月正式成立,聚焦金融科技前沿问题研究,积极对接国内外顶尖高校、政府以及行业监管机构多方资源;同时,与业界紧密合作,攻关重大项目,研发金融科技解决方案。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推出了IBSWUFE智能协作平台,这是继智能因子平台FactorWiki、企业风险管理平台、AI超级工厂KubeAI三大金融科技产品之后的又一创新成果。本次平台发布由实验室与中国建行新加坡分行共同推出,旨在结合银行的真实应用场景,深入挖掘行业痛点,不断开发金融科技创新解决方案,推动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结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