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文科背景下语言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2日 14:52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者:白乙丙   阅读量:7623   会员投稿
导读:当前,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回应了全球新格局对文科发展的新要求,有利于加快培养适应全球新格局与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专业人才。因此,抓住新文科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大力开展以语言服务人才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一项具有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回应了全球新格局对文科发展的新要求,有利于加快培养适应全球新格局与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专业人才。因此,抓住新文科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大力开展以语言服务人才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用于新时代人才建设需要,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职业能力的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本文就是在分析当前新文科背景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助力高质量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国家语言服务的发展。

一、新文科背景下提升语言服务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升语言服务人才的职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适应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具体而言,语言服务人才作为连接不同文化和语言的桥梁,其职业能力的提升不仅关乎到交流的顺畅与效率,更直接影响到国家形象和利益。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对语言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特点。这就要求语言服务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然而,当前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语言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以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二、新文科背景下语言服务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的困境

(一)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

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往加深,外语人才需求迅猛增长。但是传统课程体系往往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现有的课程设置往往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比如,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的是精准的翻译技巧和跨文化的沟通能力,但目前的课程设置往往还停留在基础的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上,对于专业领域的翻译技巧和跨文化交流策略涉及较少。另一方面,学科体系不完善,缺乏跨学科性。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服务领域的应用并不充分,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翻译技术与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缺乏有机融合

尽管新文科建设已逐步深入,但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领域却面临数智化时代的挑战。当前,许多高校的翻译课程聚焦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翻译技巧的培养,但在行业翻译实践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尚显欠缺。这导致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相关翻译技术缺乏了解,无法适应并有效驾驭智能翻译技术和工具,有效利用机器进行译后编辑,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以适应数智化时代市场对翻译人才提出的信要求。此外,部分教师缺乏国际视野和行业经验,难以把握语言服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市场需求,也从而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

除了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外,新文科背景下语言服务人才在职业能力培养上还面临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困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虽然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实习实训课程,但往往由于资源有限、管理松散等原因,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和深入的实践经验。这不仅限制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具体来说,实践教学的薄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缺乏稳定的实践基地、真实的项目案例等;二是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大多还停留在模拟翻译、角色扮演等层面,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情境模拟;三是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限制了语言服务人才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人文素养有待提升

人文素养是语言服务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项核心能力。然而,当前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不够充分。一方面,人文素养能力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交流能力,还包括对不同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了解和尊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实践机会和跨文化交流环境的营造,很多学生缺乏在实际中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机会和经验。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无法满足全球化背景下对语言服务人才的新要求。

三、新文科背景下语言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优化课程体系,对接市场需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语言服务人才,高校应优化课程体系,使其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加专业领域的翻译技巧、跨文化交流策略等课程,以满足不同行业对语言服务人才的特定需求。二是要加强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与语言服务相关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应用能力。三是高校应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以成都理工大学的翻译课程为例,学科组与企业合作建设口译案例库及口译立体教程,以全面覆盖不同场景的口译需求,同时结合技术和文化层面的要求,充分体现动态性、全局性和多维度特征,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场景中提升口译能力。

(二)加强翻译人才技术能力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于语言服务行业而言,数智化时代的影响尤其显著,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口译工作的模式,还对口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也给口译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使得机器翻译和自动语音识别系统的准确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始在某些场景下取代或辅助人类口译工作。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也促使口译员必须掌握更多的技能,以适应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因此,高校应当探索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与翻译课程的融合,强化技术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创新性的课程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即时反应能力、精准表达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掌握更多的技能,以适应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作环境。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其翻译课程将ChatGPT技术与教学设计有机融合,建立即时反馈与评估优化的多维度反馈机制,对学习路径进行定制,动态评估报告与进步跟踪、引导学生进入自适应学习模式及互动式学习与协作模式,并进行学习数据分析与个性化建议,锻炼学生人机协作的应用能力,以更好的适应数智化时代对翻译人才职业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三)强化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提升语言服务人才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案例和工作环境。同时,应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创造师生共同进入行业实践的机会。此外,完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通过项目评估、同行评议、企业反馈等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学位点分类建设实践基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不同行业的公司与企业从事与翻译和外事相关的工作;同时也重视师资的行业实践,创造机会派驻师资到政府职能部门,大型博览会赛事(如2023成都大运会,2024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及外向型经济企事业,了解其翻译岗位的运转及行业对学生的需求和人才利用情况,反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改革。

(四)深化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语言服务人才职业能力的核心一环。高校应重视翻译人才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国际交流机会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会议、文化交流项目等活动,增加实际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机会,提升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其翻译课程注重翻译案例库的文化背景剖析,所建案例都附带详尽的文化背景说明,涵盖历史、社会、宗教、风俗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处理跨文化背景钟的敏感内容:设计包含文化冲突、文化误解等情境的翻译案例,让学生在翻译时处理好文化间的差异与冲突,培养其跨文化沟通的敏感性和适应力,使学生能够在文化冲突的场景中反复练习应对策略,增强其文化调适能力。

四、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正逐步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与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以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扎实专业技能和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语言服务人才。本文在剖析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以及国家对语言服务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语言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即优化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的衔接、加强翻译人才技术能力培养、强化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以期本文提出的些许策略能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语言服务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钟蔚,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

~全文结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