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对话天际资本张倩:跟着产业发展走,捕获袭来的每一次科技浪潮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8日 12:3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者:司马尚   阅读量:7449   会员投稿
导读:2018年,张倩创办专注科技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FutureXCapital天际资本。创办天际资本前,张倩曾在华夏基金就职超过八年。期间,张倩带领团队募集了5期基金,投资近150亿元,平均单笔投资超10亿元,退出项目平均IRR超过40%。其...

2018年,张倩创办专注科技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FutureX Capital天际资本。

创办天际资本前,张倩曾在华夏基金就职超过八年。期间,张倩带领团队募集了5期基金,投资近150亿元,平均单笔投资超10亿元,退出项目平均IRR超过40%。其中包括滴滴出行、大众点评、美图、金山云、阿里巴巴等在内的行业龙头的投资。

张倩在职业生涯的下一程创办天际资本,并延续了先前的投资神话,将目光聚焦在智能时代下云计算、人工智能、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

迎难而上,一往无前——迈进创办天际资本的第七个年头,张倩用“英雄主义”形容这些年来团队的投资心态。“作为陪伴企业家的投资机构,需要真正的英雄主义,坚定支持有着巨大潜力和能力的企业家,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这才是优秀投资人存在的最重要意义。”

FutureX Capital天际资本创始人张倩

此次,我们特邀张倩女士进行了一次对话,围绕投资案例、投后赋能、投资人思维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以下是对话实录:

1.「天际铁三角」是不变的投资逻辑

-理念形成-

Q

天际是怎么将目光聚焦到科技投资领域的?团队的投资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张倩:2009年我们最大的仓位是腾讯,可以说我们当时捕捉到了移动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的机会。到2014年,我们投了一个很独特的产品,它是当年短视频行业在全球最快突破上亿用户的一个产品,叫美拍,那个时候其实我们还不知道短视频今时今日在字节的演绎下能在全世界形成这么大的影响力。而且我认为短视频和内容电商还有很多增长曲线,尤其是短视频,它是AIGC很好的载体方。

那时候短视频在一年时间所产生的数据量已经远超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文字和图片数据。当时数据爆发的时候,就是第一波AI智能时代全面来临的时候。所以当我看到这一切,我判断(未来的)数据会呈指数性爆发,到那时对芯片的需求会增加。

所以我们从2015年开始就重点关注“云”产业,开始把目光聚焦在这些以云、创新技术、数据AI、还有以硬件创新为主的硬科技投资领域。

天际资本是2018年成立,成立之后,我们除了复投之前投过的云行业的金山云,还投了蔚来汽车等电动车领域的项目。迄今为止,我们在芯片、智能终端、电动车这些领域已经累计投资了近60家硬科技型企业。现在回头看起来,为什么我们会聚焦这个领域?原因在于我们是一直跟着产业发展走。

在投资风格上,我们更偏向于实践派作风,很多的理念都是从我们过往在科技领域200亿的投资实践中形成的。跟着产业的发展走,当数据爆发的时候,接下来自然就是云行业的爆发,然后是 AI的爆发,所以我们基本上都是跟着产业的刚需来做投资。

Q

自从AIGC大爆发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您主要关注了这个领域的哪些企业?

张倩:AIGC应用的爆发,应该是在ChatGPT引爆之后。从去年1月份到现在,我们大概投了11家公司,基本都是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企业,包括材料企业、设备和零部件企业、硅光技术企业等等。我们也投了比较多的应用型企业,比如去年在科技消费品市场的AI硬件里最火的iFLYBUDS Air讯飞开放式办公耳机,这是一款从讯飞孵化出来的办公耳机。还有美图公司旗下全球AI数字内容生产力平台Pixocial,以及海外Tik Tok等AI电商的数据平台Fastmoss。  我们投资的这些赛道或者企业有共同的特点:在AIGC的走红以及大家对AIGC的预期之下,需求在快速增长和爆发,而这些企业恰好是在这个领域无可替代的(玩家)。

Q

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无人不谈硬科技的时代,硬科技的投资也逐渐面临着优质项目比较稀缺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您认为科技投资中最大的定量和最大的变量是什么?

张倩:我们天际在过去有总结出来的一个不变的投资逻辑,我们称他为“天际铁三角”。

第一个角是抓需求,也就是市场的需求。就像刚才谈到,我们投某个赛道最有潜力的公司,这基本上是所有投资机构的逻辑。但追溯起来,为什么要投这个赛道,是因为觉得这个公司做的产品能满足赛道的需求。我们很重要的一点是抓刚需,抓快速爆发的刚需。

第二个角,是对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分析。当然,技术和产品分析其实需要对科技的大量认知,因为技术是在不断迭代的,所以这要求我们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理解某项技术,理解它能在哪些行业应用,它的盲点是什么,它的天花板有多高,以及它的最佳应用场景是什么。这方面的竞争力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谁能更快地把这个技术本质抓清楚,谁就能更快地布局,然后能够领先于行业。

但如果投到一些伪技术,比如说VR、AR、元宇宙,在过去十几年已经被炒了很多次了,这些技术的需求已经被证伪,没有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爆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供应链上一些核心的技术,这些技术(所做出来的产品)没办法量产。

在一个天花板很高的大技术时代,技术在迭代过程中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投纯技术公司很容易被覆盖,除非能够确定这个技术公司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能积累用户,能积累数据。所以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很快地就认清了这个本质,我们不投技术,不投算法,我们聚焦投有数据的、平台型的公司——所以我们投美图,我们投美团,我们投滴滴,我们投这些已经有海量用户的国内头部数据平台。

第三个角是人,这个要素非常关键,而且在越早期的投资中,人就越重要。

不变的是以上提到的三大核心要素,那么变的是什么?其实也是人。

当我们在硬科技行业分析人、分析组织的时候,专门加入了一个(对)股东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硬科技行业,有很多都是to B的供应链,例如华为供应链、苹果供应链。所以在技术落地之前,肯定要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企业背后是不是有股东能带来产业资源,股东会不会影响到这个公司的生存状态。所以其实我们会在一个科技企业的股东分析上花费很多的时间。

比如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在PK的过程中,如果很早就拿到腾讯的投资,获取了很多的流量支持,那么这个企业活下来概率肯定比其他的竞争对手要高太多了。又比如,微软是OpenAI最重要的一个股东,如果股东换成别人,可能OpenAI的结局就会不同,股东的背景非常影响产业落地。  我再补充一点,相信大家在这两年也是有一样深刻的感受。我们现在会非常积极地帮我们的科技型被投企业引入国资股东,或是央企,或是在领域内非常有定价权、非常有产业影响力的、具有国资背景的股东。因为很多科技创始人他过去可能不太善于跟这类的资本打交道,所以我们需要帮企业去分析在有国资背景的股东当中,哪些是非常适合我们的被投企业的,哪些是像华为、小米、长江存储等等这样能够带来非常高的产业价值的头部产业方。

Q

10年的程序员+15年的投资经历和创业经验,让您投出了字节跳动、小米、蔚来汽车等业界的明星项目,在您看来这些过去投过的成功案例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差异化的特质?

张倩:相同之处和我刚刚讲的铁三角有点像。

第一,从刚需来讲,他们的行业刚需都非常大。特别是在大行业里面,如果有很大的痛点需求没被满足,就容易跑出来优秀的企业,创业成功概率以及行业机会也会比较多。

第二,从人来讲,肯定是高潜团队。在我们投过的案例中,例如当年移动互联网阶段的张一鸣、雷军,他们都是非常有天分的程序员出身,同时学习能力很强,潜力很大,我称他们为高潜人才。不管是像字节跳动、小米、蔚来汽车,还是开源中国、思特威他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差异化在哪里?我觉得有两点。

首先是团队的特质。在不同的赛道,他对能成功的团队的特质要求也不同。

比如说在投硬科技的时候,我们发现好的团队的高层往往是在同一个领域积累了20年、30年经验的人,他们换工作的频率非常低,而且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在挑战(新的细分赛道)。比如说长江存储的创始人杨世宁先生,他前后做过不同芯片的制造,这里面的制造环节其实是不一样的,但是他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做到极致。

又比如说我们投张一鸣的时候,大家觉得他当年大力出奇迹,但是在这背后他永远都是同时有很多条线(在准备),内部也储备了很多APP工厂,拥有快速迭代的能力,一旦看到机会就会抓住并且all in。

所以我觉得促成每个创始人成功的特质是不一样的,在AI行业是一种,在芯片行业又是另一种。  第二个最大的不同是市场需求的阶段不同。阶段不同,要求团队在融资节奏等各方面(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2

以 all in 的态度拥抱当下

-行业观察-

Q

近两年来AIGC大行其道,对很多行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行业认为狼来了,要被替代了;有的行业表示要热烈拥抱,认为效率可以大大提升了,您经常往返中国内地和国际上产业最活跃的地区,您对这个趋势有什么见解?

张倩:首先很多岗位确实是被替代了,同时很多新的机会被创造出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人们可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其他的事情上,所以我觉得两种观点都在发生。

但是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怎么拥抱这个现状,我认为肯定是应该all in。大家对all in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很多人认为all in是把所有的钱投进去。但我们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我们是在all in时间,我们80%以上的时间都在看和AI相关的、或者是AI拉动的产业。我们从去年到今年已经看了300家在新一波AI需求驱动下的中美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投了10来家,并且还在持续地投资中。

从投资效率来讲,可能我们投资过会的比例相对较低,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因为AI行业变化特别快,所以我们看得多,下手得少。但是从态度来讲,我们认为过去30年里,没有任何一个时刻能像今天这样让AI如此的激动人心,所以更应该去拥抱它。

Q

对比中国和世界上其他的发达国家,在AI产业结构上有何不同?

张倩:我觉得在AI这波机会里面,可能就只有中国和美国(可以相较)。

就像2014、2015年我投云行业这个赛道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做云,但我当时分析未来能排到世界前10名的云企业只有来自美国和中国,今天AI也会是同样的情况,其他的国家可能都是中国AI技术和美国AI技术的使用者,很难会有太多大的生态圈出现。

因为美国是这波大模型创新最主要的发源地,上一波AI技术的爆发也是从美国硅谷开始的,而这一波AI技术的核心其实也就是OpenAI的技术核心。所以我们觉得现在AI行业最先进的技术认知可能还是在以在硅谷为主的、全世界最有天分的engineer手上。

而中国其实在工程方面是非常有优势的。在AI大模型应用层面,中国在很多行业上有自己独特的产业认知,因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可能都没有像中国这么全的产业链,并且中国在很多行业可能都拥有世界第一的数据。所以我觉得中国还是有独特的潜力,在 AI硬件也上有非常强的供应链优势。尤其是在AI电商行业,中国有抖音这样的内容电商,其实这就是新一代最先进的AI电商,这是领先于美国好几年的。

所以我们主要就是聚焦在国内我们能看得到的、有优势的、先进的应用领域去挖掘,挖掘有高潜特质的优秀团队来做投资布局。

Q

天际投资的路特斯已经于近期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路特斯的团队是否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您所提到的拥有高潜特质的团队?

张倩:是的。我们是在天使轮和蔚来资本一起投进去的,当时路特斯一辆豪华电动车都还没有造出来,但是它的创始人原来是吉利汽车CTO出身,非常懂技术、懂研发、懂制造,同时又管过销售,像这样的全能型人才在电动车领域并不多,他的潜力和能力在这个行业里面是受到认可的。我们也很看重蔚来资本的余宁先生,他代表蔚来做了路特斯的董事,是他和吉利的几个高管牵头把路特斯的品牌收购到吉利的。

所以路特斯的诞生,就是一群在过去已经证明了自己在高端制造领域非常有能力、有资本运作经验和产业品牌孵化经验的一群“老司机”推动的。同时,他们还抓住了这一波电动化的特色,因为在超过60万的豪车领域,好的电动车产品非常少,那时候我们看到只有保时捷有这样的豪车,但是保时捷的电动车产品体验并没有特别好,所以我们觉得这个赛道有刚需存在。

其实以后很多的豪车都会电动化,也会智能化,因为世界上最精英的人群不可能使用一些不符合时代趋势的车,所以我们才会看好路特斯在豪华电动车领域的产品定位,他们能够解决刚需。

在技术和产品方面,我们认为路特斯本身就有非常好的经验积累。作为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老牌英国超跑品牌,路特斯积累了非常多独家技术,它的产品也非常独特、非常显眼,在全球的用户认可度都非常高。反而可能是在中国,路特斯的知名度比较低,所以它在中国还需要时间去完成它的品牌成长,建立起中国用户的品牌认知。

Q

纵观国内的电动车市场,您认为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张倩:原来国内的电动车市场是“百团大战”,现在则是处于淘汰赛阶段,各个品牌在进军前10、前15。我们已经陆续看到有电动车的品牌破产清算、持股抵债,我觉得这个情况会持续下去,但是对于能够生存、能够进入终极决赛的这些电动车企业来讲,未来的市场会更加良性,不会有太多的恶性竞争。

今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接近40%了,但是豪车电动化的比例却是非常低的。从全世界来看,则应该是远远低于5%的,豪华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这也是我们选择投资这条赛道的原因。

3

达到在AI和硬科技领域的精品GP定位

-耕耘6载-

Q

天际资本从2018年开始创立,到现在已经走过6年。对于过去的成长轨迹与投资战绩,您怎么评价?

张倩:天际发展了6年,其实每一年的发展都超出我的预期。因为创立那年,资本市场的环境非常差,但我们很快就到位了1.3亿美金,然后能投出字节、美团、金山云这些企业,现在有的上市了,有的则是在全球发展。

回头看这6年的发展,每一年都觉得这个市场有很多新的挑战。我记得我看过一个统计,说从2018年开始创业到现在留存下来的GP,能够在整个创投行业排到TOP的,是低于1%。而且2018年之后创业的机构资金也少,生存率不高,整体在2018年之后都呈断档式下降。

反而天际资本这6年来一直是超出我预期在发展,它比我想象当中的更加健康。

从三个LP最关心的指标来讲,第一是投资和退出的比例——大部分成立6年的基金都还没有什么退出业绩,但我们在累计投了50多亿的情况下,到现在退出的资金已经快接近40亿了,我们现金退出的业绩排到了全世界前5%。

第二是组织的成长速度——整个天际资本的组织在不断迭代,我们从创业的时候只有三个人,到今天大概26人,可以看到我们团队在成长,有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成员的加入。重点是这些成员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6个投研方面的合伙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的擅长投后,有的擅长硬科技投资,有的擅长AI软件的应用。

第三是投资的质量和行业的影响力——在我们投的60家科技企业当中,今天已有近20家形成平台型的公司了。平台型的公司并不只是为一个产品成功,它持续地在不同的细分赛道都有能成为TOP的产品。而在这其中,又有10多家已经上市。我们并不是以数量取胜,我们更看重被投企业的影响力和精准度,更看重能投出对AI和科技行业具有引领作用的平台型企业。

所以总结来说,我觉得过去6年,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在AI和硬科技领域的精品GP的定位,这个是我自己感觉最满意的一个定位。当然我们也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可以在投后阶段负责得更好,投资的时间点可以更好,对比像红杉这样具有50多年历史的全球公认的头部 VC,我们还是有很多地方有可以去改善的。

Q

请您用1个关键词来形容这6 年的发展。

张倩:英雄主义。我去年年初写了一篇文章,我说投资机构要有英雄主义,其实我看到很多非常优秀的科技企业身上都有这种英雄主义。什么叫英雄主义?就是迎难而上,明明知道很难,但如果走的是长期正确的道路,就会一往无前。

4

形成沉淀信任与认知的金字塔

-投后赋能-

Q

您刚刚提到,天际资本虽然只创立了6年,但是退出的资金非常多,已经快达到40亿。请问在过往案例中,天际团队是怎么去帮助这些被投企业选择一个正确的IPO时机?

张倩: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团队可能百分之六七十的时间都花在投后赋能上面。我们天际资本的团队当中有很多具有丰富的投行经验的成员,带领过多个科技企业在不同市场IPO,包括我们有华夏基金这种投顾global,也有对美国对冲基金、纽约头部基金这样的二级市场有操盘经验的成员,所以我们在选择IPO时机这方面非常敏感。我们总是在督促我们的被投企业(找准时机IPO),比如小米、美团和金山云,如果他们再上市晚一年或者晚两年,情况可能就不一样,所以这个timing是非常关键的。

简而言之,这方面我们非常重视,但我们也不断在与时俱进,在紧紧盯着市场,然后紧紧地协助,我们就相当于是被投企业的copilot(副驾驶)了,或者是资本的copilot,我们一直在给被投企业很多资本的一线反馈,以及通过我们过往的经验去指导被投企业,在哪个市场阶段可能更适合他们(去IPO)。

如何帮助被投企业选择正确的IPO时机,我觉得有三点。

第一是积累经验。投资机构的路径渠道是否广阔,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们在所有的市场都有上市的案例,包括新三板、北交所,这是一手的经验,非常宝贵。

第二是引荐人才。我们经常跟行业一线的操盘手,包括一些CFO交流,我们还会推荐非常优秀的CFO去我们的被投企业。很多科技企业的创始人他可能只懂科技,所以去给他推荐资本的卓越人才也非常重要。

第三点是说服创始人。我们有很好的创始人,他们很信任我们,比如刚才提到的小米、美团等等。彼此之间有了这种信任,我们才能说服创始人去在正确的节点选择IPO。

Q

除了帮助被投企业去选择正确的IPO时机,天际团队还通过什么途径去赋能被投企业?特别是在过去一年募资难、投出难和退出难的特殊时期,赋能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团队是怎么做的?

张倩:首先,在赋能这方面,我们不要求大而全。因为如果我们做大而全的赋能,我们就变成“保姆”了。被投企业的创始人一定要自己去drive,如果我把很多他应该做的事情都帮他做了,这个创始人他就没办法成长。他亲自做了,才能成长,才能在以后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我们天际在赋能的时候,都是专注于我们“最”能帮到被投企业的那些方面。

第二,我们一直在与时俱进,每个阶段不一样,我们看被投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什么。举个例子,两年前国内的很多行业政策都发生了巨变,所以当时我们推荐了很多GR(政务关系)负责人给被投企业做顾问,他们自己可能很难找到行业顶尖的GR,所以在这方面我们是实实在在帮被投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有段时间我们的科技型被投企业被负面公关,有很多负面新闻,我们就请了顶尖的老师去帮助他们做危机公关。这些老师们可能都是基于对我们天际过往所沉淀的信任,然后在关键时刻帮我们的被投企业出力。

另外,这两年经济经常发生波动,投资人和被投企业之间会发生很大的冲突,主要是利益冲突,由此也引发了很多的事件,媒体上也会经常爆出来。我们认为,如果和被投企业完全闹翻,大家法院上见的时候,基本上就是鱼死网破的状态,这笔投资基本上也回不来了。我们还是以解决问题、做护理的这个原则去更好地protect这种(和被投企业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我们会多次提醒我们的被投企业回购条款什么时候到期,他就会提前去处理这些事情,以免发生和投资人的冲突。

其实对投资机构来讲,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应该把80%的时间花在赋能那些真正的有潜力、能成为链长、能成为行业龙头、能成为平台的企业上。

第三,我们是逆“势”而行。也就是说在这个行业特别火爆的时候,在创始人很冲动、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去做那个泼冷水的角色。但是在行业低迷的时候,大家都没信心了,创始人也很担心未来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充当一个信任者的角色,给他打气,让他能有坚持下去的力量。

Q

您总结的这三点非常有意义,其实在帮助企业成长的同时,团队自身也收获了非常多的经验,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互相成就,互相成长吗?

张倩:是的。我们团队一直在做体系制度的增效,我们有一个天际赋能三角形,就是我们的LP、GP和被投企业,这三个角形成一个金字塔。

首先,我们很多被投企业在成功之后,成为平台型公司之后,都成为我们的LP。因为我们本来就很了解这些企业,他们成为我们的LP后,我们就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所以我们也知道他们能帮我们什么。

LP在帮我们赋能,所以金字塔在不断沉淀。可以看到它是循环赋能的,被投企业变成LP,赋能我们新一代的被投企业。然后反过来,有超过50个科技背景的创始人是我们的LP,有的创始人他又会自己出来再创业,所以我们的LP又成为我们的被投企业。

在这种双循环、互相赋能的过程中,这个金字塔在不断地沉淀大家在一起的信任。其实在今天,信任很关键。你信任这个人,你知道这个企业家能把这件事做成,在关键的时候能挺得住。比如字节的张一鸣,我相信他就是能解决很多由于政治关系、地缘关系带来的问题,最后他也确实是解决了。所以,这种沉淀的信任和信念是非常宝贵的。

同时,我们沉淀了认知。对产业的认知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在一线,但是我们有这么多被投企业,他们在一线打仗,他们把最宝贵的认知沉淀给我们、分享给我们,能够让我们大家都更成功,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体系化制度能高效赋能的关键原因。我们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地吸收养分,所以也能快速地成长。

Q

在金字塔这个架构中,沉淀信任、沉淀认知,这个概念非常好。

张倩:是的。回头看走过的这些年,我们在金字塔上的积累越来越丰厚。在市场波动非常大、宏观环境变化很快的时候,这种(积累下来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这就相当于大家都在打仗,创业者在打仗,我们投资人也在打仗。投资人在给创业者提供粮草,帮他把这个仗打赢。在打仗的过程中、在派兵遣将的时候,一定是派出最信任的人,因为他会给你信心,相信能把这个仗打赢。并且这是持久战,更需要信任。

5

投资永远都是跟自己的比赛

-投资人思维-

Q

作为一位著名的女企业家,还身兼多种社会职务,每年都要飞行几十万公里,请问您在平衡工作和生活方面有何心得?有什么建议可以分享给更多还在成长中的女投资人、女企业家?

张倩: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好奇,因为科技VC女创始人相对少,像我这样有三个小孩的,而且都是男孩的也比较少。同时,我还做了很多慈善,包括养生、帮助大家养生、健康辟谷这些方面的慈善。

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就是热爱,因为我特别热爱,所以我从来不觉得累。这种热爱让我有很多的愿力,人有愿力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去把事情完成。

Q

是对行业的热爱吗?

张倩:对。也是对我投的科技企业家的热爱,我觉得他们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也很难的事情,所以我要多做一点,这样他们能更轻松。我觉得我做的科技投资特别有意义,因为这特别有挑战。

比如说,蔚来汽车2019年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这可能是蔚来最困难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相信他们的人不多,但我是最坚定地相信他们(的那一个)。在这个过程中,我就会去找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给蔚来牵线搭桥。

第二点要相信是什么?是相信科技,相信科技永远都有办法去解决人类的问题,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人得有希望,当你没有希望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多事情不可能发生,你就不会去找解决方案。

我觉得女性比男性容易更相信,因为女性更多是从心出发,潜意识里会更加有同理心,愿意去帮人。所以女投资人在发挥同理心的时候,更容易为创始人换位思考,从而发挥自己的潜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热爱投资,同时我也作为母亲、作为妻子、作为志愿者,我要完成许多事情。在我没有时间的时候怎么办?我就尽量去想怎么样高效地去把事情完成,我相信我能做到。所以在我人生当中,我经常“一石多鸟”,比如说我去参加一个慈善活动,我会把我的儿子们都带去现场做慈善志愿者。他们从小就跟我一起去做慈善,这样一来我也不用花费另外的时间去照顾他们,他们也可以从小就培养对慈善事业的热爱。

当我在看很多新的项目,特别是新一代的AI项目时,我发现很多都是年轻人在用(这些产品)。所以我会让我的大儿子参与到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讨论一些投资理念,我会跟他讨论我们为什么喜欢这些企业家,从小就让他们觉得(做投资)这件事情其实是蛮有意思的。所以其实我们全家都会接触我所热爱的事业,我觉得这也是平衡家庭和工作的一种高效方法。

另外一点我觉得万物都是相通的。其实在很早的时候,从我带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教育小孩和陪伴一个科技企业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的过程是相似的。大道至简,当你在某个领域悟透了之后,会发现它其实在很多方面的practice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我每年都辟谷,辟谷的过程其实是提升心力、提升愿力的过程。它其实跟我去陪伴被投企业成长的过程(相似),我在其中收获很多阅历,面临很多诱惑,我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欲望,然后完成我的目标——这些都还是蛮相通的。

我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如果我在某一个角色上已经持续进步了,我就会把这种进步的结果赋能到其他角色上。这样一石多鸟的方法论,让我能够同时完成很多角色的成长和提升。

Q

我们刚刚谈到了很多企业家身上的特质,那么反过来回到我们自身所处的角度,您认为一名优秀的投资人身上又具备哪些特质呢?

张倩:过去我在做股权投资之前,我把全世界投资大师的生平传记和心得总结全部都学习过,他们很多人都讲事实讲道理,这是很逻辑的东西。

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一个逻辑的东西,不是你头脑分析出来的东西,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一个投资人,应该特别用心去完成他的本分工作,用心去想怎么样找到最优秀的创始人,找到最适合投资的赛道,找到最有潜力的赛道,怎么样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赋能它创造更多价值。最后所实现的收益,一部分是优秀创始人创造的,一部分是投资人自己赋能创造的,一部分是赛道爆发所带来的。这三项如何能够形成一个平衡?这往往不是三个100分相加等于300分的结果,而是一个乘数效应。

所以,当我读过市场上很多文章之后我发现大家谈论来谈论去还是在讨论逻辑,都在说“脑子”这个东西时,我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其实心远远比脑要强大太多。一旦用心,你会想到很多原来想不到的方法,能解决别人根本觉得你解决不了的东西,这些都是心带来的力量。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投资人要不断地锻炼他的心力,提升他的心力。就好像我第一次辟谷的时候,我发现辟谷最大的好处不是大家经常提及的减肥,也不仅是能快速让你的健康状态提升,让你回归一个良好的健康状态,它最强大的作用其实是提升心力。所以我自从2016年辟谷14天之后,每一年都平均要辟谷1-2次,一年累计要有14天的辟谷,这是在锻炼我的自控能力和延迟满足的能力。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我也会经常打牌,观察自己在牌桌上是什么样的状态,或者是定期运动、定期修行。

在我看来,投资永远都是跟自己的比赛:你今年是不是比去年能够更成长一些、更有认知、心力更强了?我不认为一个投资人的心力是天生的,这都是后天锻炼自己才成长起来的,所以不存在“有些人好像天生就是吃投资的饭”的事情。

当你心力很强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遇到的都是跟你一样心力很强、阅历很强的卓越企业家。在我们天际平台上有很多企业家,他们既是我们的被投企业,又成为我们的LP,又成为我们的产业顾问。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多,角色也越来越多,这就是当遇到优秀的人相互遇见后,大家都在共同成长,共同耕耘的土地越来越多。

~全文结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