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财经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6日 08:28   来源:中国网   发布者:如思   阅读量:14631   
导读: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多位专家认为,今年财政政策将注重加力提效、货币政策将突出精准有力,共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并更好地支持重点领...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多位专家认为,今年财政政策将注重加力提效、货币政策将突出精准有力,共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并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宏观政策将兼顾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较上年提高1500亿元。

多位专家认为,这体现了财政政策“加力”的要求。“赤字率和专项债规模均高于去年,显示财政政策较为积极,有利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体现财政支出“加力”,也有助于保持财政可持续,并为今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从专项债看,罗志恒认为,规模增加在短期内有利于扩大基建投资,稳定总需求;中长期看,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货币政策方面,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货币政策整体上将切实体现稳字当头。预计2023年新增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均会小幅高于上年,以宽信用助力经济回升。

“202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支撑经济恢复、进一步激发内需至关重要,预计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投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点领域。”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一方面,可通过继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撬动更多资金流向基建领域,形成更多实物量;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可能进一步增加额度,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专家预计,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同时,宏观政策效能将持续提升,更好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有发力空间。王青认为,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关键作用,重点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即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未来部分阶段性特征明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会逐步退出,但预计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将继续为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

税费优惠政策也将继续完善。“2023年,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财政部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近日表示。

《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全面评估分析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政策措施,考虑当前经济发展中企业实际需求,强化年度间政策衔接,分类采取延续、优化、调整、加强等举措,防止出现政策断档或急转弯。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体现重点导向,突出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

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其中专门提及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专家认为,宏观政策在发力稳增长的同时,将兼顾发展和安全。

“2023年政策面将重点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带动商品房销量、房地产投资以及土地市场企稳回暖。”王青认为,下一步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除了有效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政策工具箱在降低首付比例、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方面还有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金融部门抓好已出台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转型。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此前表示,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一些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个底线我们守得住。”他说。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是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罗志恒表示,有必要通过提高国债规模和占比,再转移支付给地方,逐步解决地方政府的压力。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未来以债务置换、债务重组、债务展期等为代表的化债方式值得关注。

~全文结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信